芬蘭
芬蘭共和國(Finland),簡稱芬蘭,位于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之一,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里,內陸水域面積占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芬蘭是圣誕老人的故鄉,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芬蘭人遷入后,建立了芬蘭大公國。十二世紀后半期被瑞典統治。1809年俄瑞戰爭后并入俄羅斯帝國,成為大公國。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布獨立,成為一個永久中立國。
芬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芬蘭是歐盟成員國之一,但人均產出遠高于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芬蘭政府公務員清廉高效,并且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監督世界各國腐敗行為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布2012年全球清廉指數報告,在176個國家和地區中,芬蘭名列第一,為最清廉國家。
位置境域
芬蘭地處北緯60度到70度之間,面積為33.8145萬平方公里,是歐洲第七大國。位于歐洲北部,北面與挪威接壤,西北與瑞典為鄰,東面是俄羅斯,西南瀕波羅的海。
芬蘭冬季寒冷,僅南部較溫和。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從南至北,1月平均氣溫約-4--16℃;7月氣溫16-13℃。年降水量約400-600毫米(三分之一為霰和雪)。
與中國關系
芬蘭于1950年1月13日承認新中國,同年10月28日與中國建交。1951年春,兩國互派使節,我駐丹麥公使耿飆兼任駐芬公使。1954年,兩國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建交60多年來,中芬關系穩定發展,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交往與合作取得顯著成果。
中芬經濟互補性較強。1980年,芬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2004—2008年芬蘭連續五年成為中國在北歐的最大貿易伙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12年雙邊貿易額112.8億美元,同比增長0.8%。2013年1—8月,中芬貿易額64.5億美元,同比下降19.8%。
旅游資源
芬蘭位于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內陸水域面積占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 芬蘭的歷史上產生了很多成就卓著的藝術家:偉大的音樂家西貝柳斯以他特有的才華開創了民族音樂的新紀元,被譽為芬蘭民族音樂之父;語言學家倫洛特搜集編撰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民族史詩《卡勒瓦拉》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最偉大的史詩之一;著名建筑設計大師阿爾瓦·阿爾托以實用功能性主義的浪漫風格設計建造的建筑為芬蘭留下了眾多凝固的藝術珍品。
“芬蘭堡”要塞位于赫爾辛基南面的島嶼上,由6個島嶼組成。歷史上是個軍事要塞,內有明堡、暗堡、軍營、大炮等古跡。是古老的海防要塞,扼制著從芬蘭灣進入赫爾辛基的海上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島上至今保存有過去的城堡、古炮臺、兵營和倉庫,并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使用過的潛水艇和大炮博物館。這里的博物館、畫廊、咖啡館和海灘會使你在島上度過難忘的時光。
“芬蘭堡”要塞是芬蘭重要的名勝古跡之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予以保護,現已成為赫爾辛基的重要旅游景點之一。夏季,輪渡頻繁地來往于該島和南碼頭之間,從市中心南碼頭坐擺渡僅需用5分鐘,人們常到這里游泳、釣魚、野餐和進行日光浴。夏季時分,這里不僅有戲劇演出,還舉辦展覽和音樂會等各種文化活動。
塞烏拉島上的露天博物館有18世紀的莊園,農舍、作坊、小店、教堂、浴室、磨坊等都是從各地趕來的。
羅瓦涅米(Rovaniemi)是芬蘭北部拉普蘭省省會,是世界上惟一設在北極圈上的省會,也是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旅游中心。二戰期間這座城市遭到嚴重的破壞、曾被夷為平地。 戰后,按照芬蘭著名建筑大師阿爾托(AlvarAalto)的規劃進行重建.據說阿爾托是按照北部馴鹿的形狀設計這座城市的重建藍圖的。市內隨處可見阿爾托當年設計的建筑,如拉畢大廈和圖書館。90年代初修建的北極中心(ArktkumHouse)向游人展示了拉普蘭地區土著居民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習俗以及北極地區的自然風光現已成為來北部觀光游客的重要參觀地點之一。
圣誕老人村位于羅瓦涅米以北8公里處的北極圈上。每年源源不斷的游客從世界各地涌向這里,以一睹圣誕老人的風采為快。在圣誕老人村的禮品店里。港客可以買到帶有芬蘭特點。設計精美的禮品,饋贈親朋好友。還可以得到一張跨越北極圈的證書。
奧蘭群島(Alandislands)是芬蘭惟一的一個自治省,位于芬蘭的西南沿海,由6500個小島組成,島上居民2.5萬人,大多以瑞典語為母語,奧蘭島的首府是瑪麗港(Mairenhamn),是群島上惟一的一座城市。
奧蘭島人常以自己的古老航海傳統而感到自豪,停泊在首府瑪麗港西碼頭的四桅桿帆(Pommern)是奧蘭島的象征,也是奧蘭島遠洋船隊漂洋過海的見證,現已入為博物館供游人參觀。奧蘭島的海洋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好的海洋博物館之一,在瑪麗港東邊的船塢還可以看到傳統船只建造的過程。
星羅棋布的小島,巨大的礁石,野花燦爛的谷地和茂密的森林使這個群島別具神采。奧蘭島的風光與芬蘭內地截然不同,島上眾多的古跡有中世紀的城堡,教堂,還有博馬松德海上要塞,1854年,由于克里米亞戰爭的爆發,建造要塞這一龐大計劃擱淺,剛剛建成一半的要塞遭到了英法聯軍來自海上和陸地的兩面夾攻,英法聯軍奪取要塞后將它炸毀。
奧蘭島夏季氣候宜人,在島上,游人可以租到自行車,并同時獲得一份地圖及指南,沿途有許多營地,度假別野和民宿可供歇息,島上還有一個36洞的高爾夫球場,除打高爾夫球外,游客還可以在海邊垂釣,乘船在海上游覽打獵。
年度活動6月仲夏節活動夏季集市7月爵士音樂節海洋節8月瑪麗港藝術之夜10月文化節奧蘭島馬拉松賽12月圣誕集市。
世界最大基督教木制教堂---建于1847年凱里邁基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