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0年前后,瑞典開始形成國家。從1397年起是受丹麥控制的卡爾馬聯盟成員,1523年重獲獨立,自1611年至1718年期間,曾晉身歐洲列強之一,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宣布中立,是一個永久中立國。由于氣候寒冷,農業比重較小。工業發達而且種類繁多,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制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藥研究能力。在軟件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瑞典是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瑞典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盟成員國之一,被視為具有社會自由主義傾向以及極力追求平等,設立許多社會福利制度,且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中通常名列前茅。擁有15處世界文化遺產,森林覆蓋率為54%。瑞典風景名勝主要有諾貝爾紀念館和瑞典王宮。
瑞典靠近海洋地區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冬季溫和多雨;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大部分地區屬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最南部屬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1月平均氣溫:北部-16℃,南部-0.7℃;7月平均氣溫:北部14.2℃,南部17.2℃。
人口民族
人口
瑞典全國各地人口分布極不均勻,全國90%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區,馬爾默胡斯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151人,而耶姆特蘭省每平方公里只有3人。導致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的城市化;二是受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在高海拔和高緯度地區,人煙稀少。
瑞典來自南歐、中東、亞洲和中美洲的難民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他們很難與當地居民打成一片,移民的增加也導致瑞典犯罪率的上升,70年代以后,瑞典政府對移民加強了限制。2008年之后,外來移民數已超過瑞典向外移民數。外來移民多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其中又以芬蘭人最多。
截至2013年7月,瑞典總人口為911.94萬。人口增長率:0.163%。外國移民及其后裔近百萬(其中半數為外籍僑民)。截至2014年,共有108萬瑞典人定居于美國、加拿大、芬蘭和丹麥,外來移民約占瑞典人口的15%。截至2014年8月,瑞典全國總人口為968萬人。
瑞典民族中,瑞典族占90%。北部有芬蘭族約3萬人,拉普族近2萬人。此外,還有丹麥人、挪威人、德意志人、猶太人等。
瑞典人為北歐民族之一,屬歐羅巴人種北歐類型,身材高大,皮膚白皙,金發碧眼。統一的瑞典民族形成于9-11世紀,是由斯維爾人和高特人為主體, 并不斷吸收后來遷入的移民以及部分拉普人和芬蘭人而構成的。
薩米人亦稱拉普人,屬烏拉爾人種,為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類型。使用拉普語。薩米人現聚集在北極圈附近,多已過上安居生活,以養鹿為業。
芬蘭人為北歐民族之一,屬烏拉爾人種,為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類型。
瑞典人文化素質較高、熱情好客、純樸誠實、談吐文明、行為規矩、重諾守時,瑞典人十分重視環境保護,愛花、愛鳥和其他野生物,熱愛大自然。雇員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計工作1500小時。人們喜歡利用閑暇時間到野外活動,到森林和田野遠足,采摘藍莓,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釣;在晝長夜短的夏季,大家紛紛到國內外去旅游。瑞典已成為世界上外出旅游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體育活動更是瑞典人的愛好。[6]
19世紀之后,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成長,加上一直在世界政治上保持中立,瑞典經濟發展逐漸加速。到20世紀中葉更是飛速發展,成為一個工業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20世紀70年代開始,瑞典實施了新的產業調整戰略,進一步加大科研的力度和投入,積極發展現代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現代化福利社會。
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農業在瑞典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下降,瑞典農業勞動人口只占全國就業人口的3%左右。
20世紀90年代初,瑞典受世界性經濟危機影響出現衰退。1994年經濟開始回升,此后大力發展電子和信息技術產業,經濟一直保持2%-4%的增長速度。2008年之后,瑞典經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面臨經濟增長下降、實體經濟遭受沖擊、市場信心持續疲弱、企業倒閉增多、失業率上升等不利局面。2009年后,瑞典經濟企穩回升,第三產業產值占瑞典國內生產總值一半以上。
瑞典森林資源豐富,林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還建立了龐大的紙漿、造紙、家具、林產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業部門,其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其中針葉樹木產品的出口額居世界第二,紙漿出口居世界第三,紙業出口居世界第四。同時政府注重環境保護,每年的采伐量不超過自然生長量,使得瑞典森林覆蓋率長期保持穩定。
瑞典在保留傳統的特色同時,優勢部門卻已轉向技術集約度高的機械工業和化學工業,大力發展信息、通訊、生物、醫藥、環保等新興產業。目前,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制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藥研究能力。在軟件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
瑞典由于只有九百萬人口,因此一直支持世界貿易自由化,是經濟高度外向型的國家,對外貿易依存度為80%左右,出口利潤占GDP的45%左右。
瑞典由于只有九百萬人口,因此一直支持世界貿易自由化,是經濟高度外向型的國家,對外貿易依存度為80%左右,出口利潤占GDP 的45%左右。
瑞典對外貿依存度較高,出口商品主要有:各類機械、運輸通訊設備、化工及醫藥產品、紙張紙漿、造紙設備、鐵礦石、家用電器、能源設備、石油制品、天然氣和紡織品等。
2012年,瑞典對外貿易額為22719億克朗,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80%,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
2013年,瑞士出口額約為1.09萬億克朗,同比下降7%,進口額約為1.04萬億克朗,同比下降6%,貿易順差510億克朗,同比減少約80億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