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rlrbl"><listing id="rlrbl"><progress id="rlrbl"></progress></listing></listing>
<address id="rlrbl"></address>

    <form id="rlrbl"><th id="rlrbl"><th id="rlrbl"></th></th></form>

      <address id="rlrbl"><form id="rlrbl"><th id="rlrbl"></th></form></address>
      <address id="rlrbl"></address><address id="rlrbl"><address id="rlrbl"><nobr id="rlrbl"></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rlrbl"><form id="rlrbl"><th id="rlrbl"></th></form></address>

        <noframes id="rlrbl"><form id="rlrbl"></form>
        <noframes id="rlrbl"><form id="rlrbl"></form>

        國家
        公司自成立以來,本著“以人為本、誠信至上”的服務宗旨,立足國內、開拓國際,以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信譽贏得了廣大合作伙伴的支持和信賴.我公司現被出國勞務門戶網站中國國際勞務信息評定 為誠信企業。
        您所在位置:首頁 - 國家 - 瀏覽文章
        奧地利
        發布:張婷   日期:2016年08月04日

        奧地利 

             奧地利共和國(?德語:Republik ?sterreich,英語:The Republic of Austria),簡稱奧地利(Austria),是一個位于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與多國接壤,東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斯洛文尼亞,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國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83855平方千米。

        奧地利從中世紀開始到一戰結束前曾是歐洲列強之一,更是統治中歐650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其他民族有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匈牙利人,占總人口的1%。官方語言德語。7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奧地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1年排世界第19位,其工業特點是國有化程度高,國有企業控制了95%的基礎工業和85%以上的動力工業,產值及職工人數均占其總數的70%,1955年加入歐盟,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55年宣布為永久中立國,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歐元。

        歷史沿革

        奧地利

        根據考古發現,奧地利在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活動。在羅馬以前,有多個凱爾特人的部落在此地區活動。其后羅馬帝國占領了凱爾特王國諾里庫姆并設立為行省。

        羅馬帝國衰落后奧地利曾先后被匈奴人、倫巴第人、東哥特人、巴伐利亞人和法蘭克人占據。一支斯拉夫部落向阿爾卑斯地區遷移,占據了現今奧地利的中部和東部地區,建立了卡拉塔尼亞王國。公元788年查理曼征服了該地區,鼓勵拓殖,并引進了基督教。查理曼之后,包括奧地利地區在內的東法蘭克由巴本堡王朝繼承。該地區被稱為marchia Orientalis東方邊疆領之意),976年被贈予巴本堡的利奧波德。

        奧地利這個名字最早見諸記錄是在996年,當時寫作Ostarr?chi,用以表示巴本堡王朝的邊疆領地區。1156年的小特權將奧地利升格為公國;1192年巴本堡王朝又獲得了施蒂利亞公國。1246年奧地利的腓特烈二世死后,巴本堡王朝絕嗣,奧地利遂落入波希米亞的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二世之手。但1278年在邊疆領之戰中奧托卡二世敗于德意志的魯道夫一世,從此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為止,奧地利一直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

        哈布斯堡家族在14、15世紀積極擴張領土。1526年奧地利取得了波希米亞和奧斯曼帝國未有占領的匈牙利,兩大帝國之間的摩擦日益增多。1683912日的維也納之戰中奧地利聯合來自波蘭的援軍將圍困維也納兩個月之久的奧斯曼帝國軍隊擊敗。這場戰役阻止了奧斯曼帝國向歐洲中西部擴張的行動,并維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歐的霸權;隨后的一連串軍事行動,導致1699年卡爾洛夫奇條約的簽訂,奧地利獲取匈牙利全境。從此至1806神圣羅馬帝國覆亡之前,哈布斯堡家族便等同神圣羅馬帝國。

        隨著普魯士的崛起,奧地利開始了與普魯士之間長期的爭奪德意志地區霸權的斗爭。同時奧地利也先后伙同普魯士及俄羅斯兩次參與瓜分波蘭(第一次和第三次)。

        1806年神圣羅馬帝國解體,而在此兩年前,弗蘭茨一世(即神圣羅馬帝國的弗蘭茨二世皇帝)宣布自己為奧地利帝國的皇帝,統治范圍是以奧地利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世襲領地。1867年,為了化解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的失利對帝國的沖擊,哈布斯堡王朝被迫對帝國內強大的匈牙利貴族做出妥協,宣布將奧地利帝國更改為所謂共主邦聯──奧匈帝國,匈牙利地區在理論上升級為奧匈帝國內部的一個王國,并擁有自己的國王(在奧匈帝國半個世紀的歷程中匈牙利國王始終由奧匈帝國皇帝兼任),議會和海關系統等;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在一戰中戰敗的奧匈帝國被分割為多個小國家,其中原先內萊塔尼亞的一部分成為了奧地利第一共和國(在19181021日至1919921日間的11個月稱為德意志奧地利),并被禁止與德國(即當時的魏瑪共和國)合并。1938年,納粹德國實現了德奧合并,奧地利到二戰結束前的7年都受其統治。

        納粹德國于1945年戰敗后,奧地利被同盟國和蘇軍分別占領,直到1955奧地利國家條約簽訂為止。在奧地利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之后,占領奧地利的各國軍隊陸續撤離,奧地利最終獲得獨立并成為今天的奧地利第二共和國。1989年,東歐共產主義政權解體后,奧地利逐漸參與更多的歐洲一體化進程,并于1995年加入歐盟,又于1999年加入歐元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411日,奧地利總人口為850.485萬,約20%的人口集中在維也納。奧地利華人主要分布在維也納、格拉茨和薩爾茨堡等大城市。

        民族

        全國人口中,奧地利民族占88.8%,非奧地利民族占11.2%,其中德 國人占1.5%,波黑人占1.1%,,土耳其人占1 %,塞爾維亞人占1 %。

        中國對奧地利移民潮始于上世紀70年代,奧地利約有3萬華人。奧地利華僑僑領估計在奧華人90%從事餐飲業。據20125月奧地利《新聞報》報道,奧地利的第一家中餐館誕生于1940年,已發展到約1200家。

        地理環境

        位置

        奧地利位于中歐南部的內陸國。東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亞和意大利,西連瑞士列支敦士登,北與德國和捷克接壤。

        地形

        奧地利是位于中歐南部的內陸國,面積83,858平方公里,西部和南部是山區(阿爾卑斯山脈),北部和東北是平原和丘陵地帶,47%的面積為森林所覆蓋。

        氣候

        奧地利

             奧地利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東部和西部的氣候不盡相同,西部受大西洋的影響,呈現海洋性氣候的特征,溫差小且多雨;東部為大陸性氣候,溫差相對較大,雨量也少很多。平均氣溫1月為-2℃,7月為19℃。夏天7月氣溫多是在1419攝氏度,最高氣溫也不過32攝氏度。冬天比較冷,溫度一般都達到零攝氏度以下。

        國家標志

        國旗

        奧地利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從上到下由紅、白、紅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旗面正中是奧地利國徽圖案。此旗的來歷可追溯到奧地利大公國時期,據說當參考資料時的巴本堡公爵在與英王理查一世激戰時,公爵的白色軍衣幾乎全被鮮血染紅,只有佩劍處留下一道白痕。從此,公爵的軍隊采用紅白紅為戰旗顏色。1786年約瑟夫二世把紅白紅旗作為全軍戰旗,1919年正式定為奧地利國旗。奧地利政府機構、部長、總統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駐外機構均使用帶國徽的國旗,一般場合不用帶國徽的國旗。

        外交關系

        奧中關系

        奧地利

        80年代,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把加強同奧地利在內的西歐國家的合作作為對外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日益增多,合作領域不斷擴大。19844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吳學謙訪奧,這是兩國建交以來中國外長首次訪奧。19859月,奧地利總統基希施萊格訪華,其是首位訪華的奧地利總統。

        90年代,兩國關系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各領域合作發展加快。199110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錢其琛對奧進行正式訪問。19921月,奧國民議會議長菲舍爾訪華。19934月,弗拉尼茨基作為中奧關系史上第一位奧地利總理訪華。19941月和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和國務院總理李鵬分別訪奧。19959月,奧總統克萊斯蒂爾訪華。19969月,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訪奧。10月,奧總理弗拉尼茨基再度訪華。19973月,奧國民議會議長菲舍爾第二次訪華。19983月,奧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許塞爾訪華。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丁關根訪奧。19993月,國家主席江澤民對奧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奧,成為中奧兩國友好關系史上的又一高潮。

        20015月,雙方隆重慶祝了中奧建交30周年,奧總統克萊斯蒂爾第二次訪華。20027月,外交部長唐家璇訪奧。8月,奧聯邦議會議長比林格訪華。9月,朱镕基總理訪奧。20031月,最高法院院長肖揚訪奧。4月,奧聯邦議會副議長哈塞爾巴赫女士訪華。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組織部部長賀國強訪奧。11月,奧外長費雷羅-瓦爾德納、聯邦議會議長阿格爾和奧社會保障部部長豪普特相繼訪華。20047月和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和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相繼訪奧。7月和11月,奧國民議會第二議長普拉默和副總理兼交通、創新和科技部長戈爾巴赫分別訪華。20054月,應溫家寶總理邀請,奧總理許塞爾對華進行正式訪問。10月,奧國民議會議長科爾訪華。2006年,2月,應奧外長普拉斯尼克邀請,李肇星外長對奧進行正式訪問。5月,兩國外長就中奧建交35周年互致賀電。20071月,應奧政府邀請,華建敏國務委員對奧進行正式訪問。7月,全國政協副主席徐匡迪應奧聯邦議會邀請訪奧。4月,奧聯邦議會副議長哈澤爾巴赫訪華。8月,應全國對外友協邀請,奧聯邦議會議長埃爾利茨率奧中友協高級代表團訪華。11月,奧農林、環境與水利部長普呂爾應農業部邀請訪華。2007年,奧議會奧中議員小組和全國人大中奧議員友好小組相繼成立。2009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對奧地利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201156日,奧地利總理維爾納·法伊曼訪華。20111030日至112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奧地利進行國事訪問。

        經濟情況

        概況

        奧地利地處歐洲中心,是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經濟發展較快,經濟增長速度高于歐盟平均水平。奧地利的工業特點是國有化程度高,國有企業控制了95%的基礎工業和85%以上的動力工業,其產值及職工人數均占其總數的70%。

        人民生活

        實行全國社會保險和救濟制度,主要有醫療、失業、養老和事故四大類保險。2009年人均國民收入33061歐元,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2910歐元,每千人擁有小汽車522輛;全國共有專業醫生38313,醫院267家,病床65544張。

         


        專業誠信 心存感恩 攜手并進 共筑夢想

        上一篇:瑞典

        下一篇:以色列